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间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生存空间狭窄。他...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间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生存空间狭窄。他们为了生活和避免无谓的竞争,彼此之间总是对技术秘密实行封锁,甚至为保守一技之长,传子或传媳而不传女,或有女不嫁。……再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社会动荡,不仅使数十年、数百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毁于一旦,而且使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家族不断更换,难以长期和连续发展。还有我国的多子继承制度所造成的折产不断,致使生产资本的积累和生成规模的扩大极为缓慢。

——张九洲《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二近代中国城市化模式与西方相去甚远。日渐完善的口岸城市体系及农业过剩人口涌进城市,形成了中国畸变多态的城市化特征。里弄胡同茅草破屋是多数市民的栖息之地,农民离村与相关的都市膨胀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l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l949年的98个增加到l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

——宁克平《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材料五如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1)根据材料一,概述阻碍古代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相关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4)据材料四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5)从材料五图一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评价的理由。

 

(1)官营手工业的压制;技术上封锁保守;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多子继承制度造成折产不断,难以积累生产资本。 (2)原因:制度落后,政局不稳,发展缓慢;列强侵略,大量赔款 (3)成就: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的空间布局有所调整;城乡矛盾有所缓解,并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原因:①“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或一五计划的完成)②三大改造的推进和完成,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③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布局的调整。 (4)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理由: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生活水平。 【解析】(1)根据材料一“民间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压制下,生存空间狭窄”得出官营手工业的压制;“彼此之间总是对技术秘密实行封锁,甚至为保守一技之长,传子或传媳而不传女,或有女不嫁”得出技术上封锁保守;“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的社会动荡”“我国的多子继承制度所造成的折产不断,致使生产资本的积累和生成规模的扩大极为缓慢”得出周期性的社会动荡以及多子继承制度造成折产不断,难以积累生产资本。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相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而言,而言,中国“制度落后、政局不稳”发展缓慢;;此外,根据所学知识,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赔款,严重阻碍了中国经的发展。 (3)第一小问,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旱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说明对旧城区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说明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材料“到1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1949年的98个增加到1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说明了城市数量增多。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可知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同时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4)由题干中时间“1952~1956年”以及表格数据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总产值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联系这一时期我国实行“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来回答。对农业的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在学生对饼状图中数据进行分析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相关内容的评价。本题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作用和局限性的考查,积极作用可从经营方式的改变对生产的推动角度回答;存在问题可从分散经营、先进技术的推广困难、占用农民耕地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其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二:(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材料三:如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的措施.

(2)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加深对中国工商业发展史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中国纯碱市场,一向由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一战期间,英货中断,碱价猛涨。……爱国资本家范旭东等于1918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厂(资本200万银元)。……(英商)多次直接对永利碱厂进行威胁和破坏,加以一战以后,碱厂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在范旭东的主持下,侯德榜等人努力奋斗,排除了各种障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掌握了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碱厂终于在1925年开始正式出碱,1926年年产45万吨,1927年年产134万吨。从此,在此后与卜内门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这是民族工业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中国近代经济史稿》

(1)材料一中“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是指什么政策?简要分析从汉到清中国传统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查看答案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该材料反映了

①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国际化

②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人世界

③改革开放的成就显著

④经济全球化趋势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交通艰难起步,步履蹒跚,而如今的交通事业成就斐然。下列有关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正确的是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航运的开端

②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航事业起步

③19世纪末收回利权运动使铁路事业较快发展

④20世纪早期一些沿海城市开始出现公共汽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 互联网    B. 轮船航运业

C. 电报业    D. 大众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