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

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

A. 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

B. 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

C. 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 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

 

C 【解析】材料中列举的城市大多数位于沿海和黄河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该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关中地区向南方转移,故C正确;A中普遍发展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明显是东南沿海经济呈现上升趋势,并不是平衡发展,故B错误;商帮出现于明清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A. 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 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 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D. 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查看答案

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嘉庆《嘉兴府志》卷4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两则材料反映了(     )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  B.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查看答案

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内市仅限官廷中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 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C. 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溃

D. 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工过细    B. 利益内耗

C. 管理僵化    D. 外部竞争

 

查看答案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织作在城东,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估计有织机12000台。据此可知,当时苏州民间丝织业

A. 超过官营手工业

B. 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C. 专业化特征明显

D. 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