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 “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所有土地都归周王所有,所以本题选择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朝代

农业措施

西周

休耕制

战国

“尽地力之教”

秦汉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唐宋

禁捕青蛙

明清

“桑基鱼塘”

 

 

A. 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B. 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C.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 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查看答案

(题文)《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查看答案

中国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铁制工具的使用    B. 社会局面的稳定

C. 水利技术的提高    D. 小农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晚唐诗人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鑱,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鑱,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A. 属于二牛三人耦犁农具

B. 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

C. 魏晋时推广到江东地区

D. 将开沟与播种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左传》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春秋时期这些现象的流行

A. 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B.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C. 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 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