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3)材料三中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实施: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 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4)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从一五计划、大跃进、改革开放等方面来分析。 (1)材料中提到“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落后;“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指的是历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封锁;“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说明中国向苏联借鉴经验。 (2)从材料时间“1958年”可知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3)需要归纳“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起来的作用是什么。“乡镇企业”的作用可以从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改变产业结构、吸收劳动力以及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来说明;“外资企业”的作用可以从吸引外国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 (4)据材料可以推断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年总路线、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若干个阶段,再加以概述。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光盘行动”、“民生幸福”、“中国梦”等是2012和2013年的新闻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2)据材料二,概括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1958~1978年表中状况的原因。

材料三2013年3月,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为了实现“中国梦”,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查看答案

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1979年5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80的美国老人带着20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这位81岁老人就是哈默。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1)根据材料一,概述哈默在中俄两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家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到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众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

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直到19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调整。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2007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

——俞可平《雷默的“淡色中国观”》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种“淡色”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①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B.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 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

一五19531957年)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
 

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年)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年)
 

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B二五期间工业生产大倒退

C六五期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