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来这块克林德碑,是庚子年议和时设立,向德国赔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来这块克林德碑,是庚子年议和时设立,向德国赔罪的。为何要设立这块碑向德国赔罪呢?因为义和团无故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氏,各国联军打破了北京城,为(此)须要中国在克林德被害的地方设立一块石碑,方肯罢休。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

——1918年陈独秀《克林德碑》

材料二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然而一般人不但忽略了他的重要,并且对他怀着两个错误的观念:

第一个错误的观念:憎恶义和团是野蛮的排外。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他们不看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

第二个错误观念:以为义和团事件是少数人之罪恶,列强不应因少数人之故惩罚全中国人民以巨额负担。他们不曾统观列强侵略中国,是对于全民族的,不是对于少数人的;剧烈的列强侵略,激起了剧烈的义和团反抗,这种反抗也是代表全民族的意识与利益,决不是出于少数人之偶然的举动。

——1924年陈独秀《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对义和团评价有何变化及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历史学家有时也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学家往往修正自己的史学观点的原因。

 

(1)变化:从认为义和团可耻到认为义和团的重要性不亚于辛亥革命。原因:民族主义的高涨。 (2)时代的变化;原始史料的进一步获得和研究;新的史学研究方法的采用;新的史学观点或观念的出现。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陈独秀看法的“变化”;“原因”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可知,这与民族主义的高涨有关。 第(2)问,考查考生的史学素养,史学认识属于思想观念,而影响思想的因素可以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等方面考虑,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申谕英夷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黄海海战失去制海权

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义和团运动中拳民选择的是哪种方式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三种都不是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恩格斯也说过: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能够为这些结论提供支持的史实有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出现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据《欧洲各国的政治》记载,德皇威廉二世在1897年11月7日给德国外交部的信中说:“中国人终于把我们渴望已久的理由和‘意外事件’提供给我们了……成百的德国商人将要欢呼德意志帝国终于在亚洲获得巩固的立足点。”对此理解无误的是

A. 德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强行获得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

B. 德国的侵华行动具有历史的偶然性

C. “意外事件”指巨野教案

D. 中国的经济水平代表着当时亚洲最高水准

 

查看答案

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南方各省督抚与外国侵略者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拒不执行朝廷宣战诏书,制止和预防地方战乱,保护西方各国在华的利益和人员的人身安全。该协议

A有利于东南各省的安定和发展

B.使东南各省遭到列强进一步侵略

C清政府在东南各省的统治瓦解

D.导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迅速蔓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