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为五部分搜集...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为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A. 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 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 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指维新变法,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指新文化运动,故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与辛亥革命有关,即民主共和,三民立宪,故B正确。五四精神,旗帜高场,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故A排除。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在以俄为师之后,故C排除。武装割据,开创新路在国民革命之后,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针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学者们“灭国粹而后输入欧化”的论调,吴宓在《论新文化运动》中指出,正确的做法应是:“西洋真正之文化与中国之国粹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对中西学犯了绝对主义错误

B. 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

C. 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

D. 冲击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 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查看答案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

A. 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 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

C. 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 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

 

查看答案

英语和汉语在亲属的称谓上有很大区别。在英语中,祖父、祖母与外祖父、外祖母一般不作区分,都统一使用grendpa和grendma姑姑和姨妈在英语中也统一使用aunt。汉语中这种细分的亲属称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下列哪种观念的影响

A. 细致精准的理学思维

B. 维护封建等级的礼法观念

C. 区分内外亲疏的宗法意识

D. 辨别长幼尊卑的纲常伦理

 

查看答案

民国成立之前,历史教科书中几乎没有关于“四大发明”的记载;民国以来,教科书编纂者们逐步把有争议的“四大发明”的知识镶嵌进历史教科书。民国历史教科书编纂者们的主要目的是

A. 培育民族精神

B. 弘扬侍统文化

C. 倡导学术自由

D. 激发学史兴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