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秦朝统一后实行无为而治政策

B.司马迁肯定了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作用

C.秦朝最早实施了影响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

D.司马迁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B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的是秦设郡县而避免了分封的后患,秦通过皇帝对郡县地方长官的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避免了分裂割据局面的再次出现,所以材料的本质含义是肯定了郡县制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与材料中“封建”具有不同内涵的是

A.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B. “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

C. “高皇帝拨乱反诸正,昭至德,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

D.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查看答案

影视剧常见的台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自己血缘愈近的人愈靠得住,血缘关系愈远,“失信”则会频繁。这种认识有可能是下列哪些历史现象长期存在的思想基础

A. 君主专制

B. 中央高度集权

C. 宗法宗族意识

D. 文字、度、量、衡的全国统一

 

查看答案

如图,201154 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认为:西周的列土封建是采用宗族殖民方式建立的家天下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是授权尽忠关系,此制度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王位世袭制   D.禅让制

 

查看答案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

A. 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 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C.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择立太子的标准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