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恩格斯在 1895年进行了反思:“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

恩格斯在 1895年进行了反思:“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 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这可以用来证明

A. 科学理论能够自我完善

B. 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到时代影响

C. 历史评价具有时代特性

D. 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形成的贡献

 

A 【解析】1848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就像 封建专制一样,已经走到了历史末路,所以应该用 暴力革命推翻它,但是他判断错了。1895年恩格斯反思说:“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 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程度。”恩格斯没有分析当时判断失误的具体原因。失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偏见、歪曲。恩格斯修正原先的结论,说明了马克恩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A正确;BCD均与材料所述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D.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客观和主观条件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是(   )

①工业革命的发展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暴露③工人阶级在斗争中登上政治舞台④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⑤马克思和恩格斯知识渊博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含义主要是指欧洲无产阶级(    )

A. 掌握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B. 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 开始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D. 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三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