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60年代初,某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的国际政治力量宣称:“这些原则...

20世纪60年代初,某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的国际政治力量宣称:“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该国际力量是

A. 北约

B. 华约

C. 不结盟运动

D. 欧洲联盟

 

C 【解析】在做本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的国际政治力量是不结盟运动,而北约、华约、欧洲联盟均是奉行集团宗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本题答案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乘旦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说:西方现代化在二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修补和修正,“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其中的“修正”开始于

A. 欧洲共同体成立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欧洲联盟建立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A. 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 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C. “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D. “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说:“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B. 冷战时期已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 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查看答案

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A. 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B. 否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

C. 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D. 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

 

查看答案

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写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作为目击者作者的记述是真实可信的

B. 作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

C. 有助于国人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

D. 作者对巴黎公社爆发原因的分析比较客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