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政治体制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A. 英王丧失了国家元首的地位...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政治体制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A. 英王丧失了国家元首的地位

B. 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由此确立

D. 议会成为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故A项错误;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8世纪中叶,故C项错误;议会是政体的一部分,这不是创新,故D项错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政治体制的创新,体现在议会是权力中心,这开了近代政治的先河,故B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B. 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

C. 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

D.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

 

查看答案

“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新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议席名额分配不合理

C.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 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英国既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这表明英国

A. 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完善

B. 政治制度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

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

 

查看答案

2010年3月1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向英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兼外交使团副典礼官马丁递交国书副本。刘大使应该将国书的正式文本递交给英国的

A. 议会

B. 国王

C. 首相

D. 内阁

 

查看答案

“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对这次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管理

B. 新兴工业城市可以选代表进入议会

C. 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开辟道路

D. 人民群众中多数人仍然没有选举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