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刘宗绪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社会主义思潮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伟大的活力。...

刘宗绪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社会主义思潮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伟大的活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巴黎公社革命从实践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变成了实践

C.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 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B 【解析】从理论变成了实践是巴黎公社,B错误,其他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下列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与马克思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 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D.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与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以下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 巴黎公社失败

B. 欧洲三大工运失败

C. 俄国七月事件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人教版教材

(1)从美、英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国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

——《顾准文集》

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国王不能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四联邦主席的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称为“德意志皇帝”。“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条约”,“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指出“他”在地方推行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雅典直接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