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

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仅占1/4。据此可知,北宋中期

A. 经济发展促进丝织业重心转移

B. 北方经济逐渐走向没落

C. 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

D. 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上升

 

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北宋中期丝织业产品主要来自于四川和浙江等南方地区,说明丝织业重心向南方转移,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北方经济发展或衰落的信息,B不正确;南北经济持平是在魏晋时期,C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不能得出文化影响力上升的信息,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荀子重视“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的三大伦。在此三大伦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虽然有相对的尊卑之序,但也有相互间的道德义务,并不是绝对的尊卑和服从关系。董仲舒则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这一变化

A. 印证了儒学前后产生了矛盾

B. 适应了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C. 糅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D. 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尊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该器物可以佐证

A. 早期国家的正式形成

B.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 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查看答案

19世纪,欧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而社会矛盾亦趋复杂。有的从人道主义出发,有的为缓和社会矛盾,有识之士在不同社会领域,提出了新的社会构想或社会实践,留下了光辉的历史足迹。

请结合史实,选择两个社会领域,对“历史留下的光辉足迹”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调整,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工商业阶层希望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在整个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

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提出批评。他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是十分危险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扩大政府职能,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学很快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从“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的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查看答案

英国近代政治的确立素有渊源,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15年签订的《自由大宪章》,被誉为“自由的基石”,以下是《自由大宪章》的部分内容

第2条国王直接封臣的后代享有封土继承权,国王只可按照旧日规定同他们收取继承税。

第12条除国王被俘赎身、国王长子受封武士、长女出嫁所需适当费用外,若无全国公意许可,将不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

第13条承认伦敦及其他城市保有旧有之自由与自由习惯。

第25条一切州郡,百人村,小镇市,小区,均应按照旧章征收赋税,不得有任何增加。

第39条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第61条由贵族组成25人委员会,负责监督大宪章的执行,一旦发现国王有破坏宪章条款的行为,即可要求国王立即改正,如果在40天内不见有改正的表示,25人委员会可采取一切手段向国王施加压力,包括夺取国王的城堡、没收土地和财产等,直到破坏大宪章的行为被纠正为止。

(1)概述《自由大宪章》的主要内容。

(2)后人认为1689年《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是对《自由大宪章》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继承之处和发展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