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D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事例,说明当时存在浮夸风、高产风等虚假现象,这反映了“大跃进”的特征,故选D项。A项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项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都与题干所述情景不符。因此错误。正确选项为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对资本家的赎买由分配利润制度改为定息制度,每年领取5%的定息。在实行定息制度后,企业的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统一使用和支配,企业的管理完全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国家计划进行。这说明

A. 企业归国家所有,资本家得到部分利润

B. 企业归资本家所有,向国家缴纳税收

C. 企业归全体员工所有,平分企业利润

D. 企业归国家和资本家共有,均分企业利润

 

查看答案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A. 日本

B. 英国

C. 苏联

D. 美国

 

查看答案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 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Z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

A. 千呼万唤始出来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C. 忽如一夜春风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