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 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 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C 【解析】依据材料“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并结合《1875年宪法》的相关信息,可知反对者的认为部长副署对总统不能起到限制作用,原因在于总统掌握行政权,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部长是由总统任免的,C符合题意;AB均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派和共和派之争,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法国大革命,埃德蒙•伯克(1729-1797)强调尊重既定的社会政治秩序,它是历史地生成的,因而其合法性在历史和传统中;托马斯•潘恩(1737-1809)则明确否定诉诸过去的权利,主张现存制度与政府要根据每个时代的人的自然权利来加以衡量和改革。他们之间的思想冲突所争辩的是

A. 是否应以理性来构筑社会制度

B. 实行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

C. 是否应以激进态度推翻旧政府

D. 发起群众运动还是依靠精英

 

查看答案

公元前3世纪起,罗马法学家开始直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种属”理论:要充分了解某个事物,就要去分析它所从属的体系。他们据此将市民法的18卷系统地分类并定义为“继承法”“人法”“物法”和“债法”四个属概念。这一现象说明

A. 罗马法体系将物权与人权相提并论

B. 希腊辩证法推动了罗马法的体系化

C. 《民法大全》追求对事物的精准定义

D. 法学家的钻研导致罗马法长盛不衰

 

查看答案

1934年,上海《时代漫画》杂志刊载一幅作品,题为《遵命天子》。作品反映的政治现象是

A. 中国全面抗战

B. 日本扶持傀儡

C. 汪伪政权卖国

D. 民族主义高涨

 

查看答案

戊戌政变后不久,唐才常东渡日本,与康有为洽谈起兵勤王。1899年7月,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领海外140余分会。1900年,保皇会在澳门设立总局,康有为拟定“以全力取桂、袭湘、攻鄂而直捣京师焉”。以上史实说明

A. 当时国内革命形势渐次高涨

B. 清王朝统治危机加剧

C. 康有为重视革命力量的联合

D. 海外与大陆联系紧密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 英国有明显的优势

B.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 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 未满足列强的预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