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受意识形态影响,从秦汉到明清的古代农民战争问题曾是近现代史学研究热点,其主要目的...

受意识形态影响,从秦汉到明清的古代农民战争问题曾是近现代史学研究热点,其主要目的是为历史上的造反者翻案,论证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这种历史探讨有利于

A. 树立最为客观的历史认识

B. 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

C. 洞悉古代社会的历史真相

D. 发掘整理下层民众史料

 

D 【解析】材料“其主要目的是为历史上的造反者翻案”说明该研究带有主观目的性,A不正确;B与题干的限定词“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不符;材料表明其研究的主观目的性较强,不一定能得出历史的真相,C不正确;材料强调对古代农民起义的研究,有利于发掘整理下层民众的研究史料,D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 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B. 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

C. 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

D. 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1978年18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允许“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实行超产奖励”。1980年4月,邓小平指出:“我赞成政策要放宽……有的可以包产到组,有的可以包给个人。这个不用怕。”随后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会议纪要,指出“没有什幺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1年底,全国农村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土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包产到户”在全国农村铺开,“大包干”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农村最“热”的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从“文革”结束到1982年农村经济体制经历的变化。与改革前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经营方式、分配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2年3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投资的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当地的一些土豪劣绅,因为荣德生没有请客送礼款待他们,所以心怀不满,竟纠集起来,向县衙门告了一状,说荣德生私占公有土地,破坏地方安定;又说工厂的烟囱正对着城内的大成殿和学宫,破坏了风水,今后无锡人就不能考状元做大官了!当时还是清朝,县大爷居然下了一道命令,勒令工厂停建,迁往别处。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争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太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时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遇到了什么阻碍?除材料中的阻碍外,还有什么主要阻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时代观念是(   )

A. 实业救国    B. 工商皆本

C. 重利轻义    D. 重商轻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