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球通史》记述意大利准备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写道:“墨索里尼在拿定主意后,就立即决...

《全球通史》记述意大利准备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写道:“墨索里尼在拿定主意后,就立即决定采取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当时的“外交形势”是指

A. 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B. 英法听任希特勒公开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C. 西班牙佛朗哥将军发动反对共和国的叛乱

D. 英法默认德国侵占奥地利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当时有利的外交形势是英法听任希特勒公开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纵容了希特勒对《凡尔赛和约》的破坏,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1937年,C项发生在1936年,D项发生在1938 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所示战争由于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广泛参与,被称为小二战。在这场战争中

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发展到了顶峰

德、意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苏联派出国际纵队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美国商人向叛军供应了大量燃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希特勒为“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纳粹党的一党独裁

B. 正式确立战争经济体制

C. 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

D. 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查看答案

二战之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部战争,但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下列对这一结局出现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力量弱,且各自为战

B. 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 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同盟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查看答案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哪一个国家”。对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 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大陆

B. 实质是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保持英国的霸权地位

C. 外交上的表现是“离强合弱、扶弱抑强”

D. 让英国和欧洲国家保持势力均衡,防止任何有野心的国家称霸

 

查看答案

正如英国军事家富勒所说:“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26个德国师,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法国的这种行为的实质是

A. 奇怪战争

B. 绥靖政策

C. 明哲保身

D. 祸水东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