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二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二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性质

 

D 【解析】从材料中的“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来看,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性质。故答案为D项。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A项;1904-1907年不属于民国时期,排除B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 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D.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世纪70年代以前,洋纱市场仅限于华南各埠,但到70年代以后,扩展到了华北和内地各省,并深入到许多边远地区。洋纱深入内地反映了

A. 中国纺织业水平急剧下降

B.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纺织

C. 我国居民普遍崇洋媚外

D.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查看答案

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这反映了美国

A. 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B. 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C. 公司规模扩大

D. 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查看答案

欧洲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一增长率比世界其他地区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

A. 民主制度的完善

B. 殖民扩张的进行

C. 自然环境的改善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