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熙宁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

熙宁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表明政府意在

A. 增加财政收入    B. 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 增加粮食产量    D.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解析】根据材料“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信息可知荒地得到开垦,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增加财政收入的内容,A项错误;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不是政府的本意,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发展农业生产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C项错误。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理查德·尼克松《不战而胜》。材料说明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是(    )

A.中国已成为五大实力中心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C.利用与中国的和解夺取同苏联争霸中的优势

D.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

1973年1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上述现象反映了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 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其意在说明

A. “一边倒”外交政策已经过时

B. 中国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原则

C. 外交即将迎来宽松的外部环境

D. 外交工作已经产生重要影响

 

查看答案

胡适先生在《给苦闷中的年青人》一文中曾提到北京大学一位学生的来信:“从沦陷起对政府所怀各种希望完全变成失望,……自四月下旬物价暴涨,同时内战更打的起劲。……联想到祖国的今后前途,不禁悲从中来,原因是深受过敌人压迫,实再怕做第二次亡国奴!”这封信应该写于

A. 新文化运动时期

B. 国民大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菲利普·费尔南德茨在《世界—一部历史》中提到,“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率先在养老金、医疗服务、教育领域推行福利;英国在进行着对刑法的改革和政府机构的调整,使社会福利好像是国家的职责,这些又常常被认为是在抵御社会主义潮流的冲击。”19世纪晚期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

A.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

B.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会议决议

C. 工业革命后工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D. 欧美主要国家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