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

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 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 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C. 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 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C 【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强调的范围很广泛,“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不难看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相同,B项错误;依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黄仁宇更强调的是李贽思想的局限性,故C 项正确;思想引起社会变革与历史史实不符,故D 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贽主张“因材”“并育”,“名从所好,各骋所长”。李贽的这些言论

A.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B.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C. 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D. 抨击了道学的虚伪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

A. 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 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 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 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武帝采纳“养士”建议的主要目的是

A. 传播儒家思想    B.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 加强思想专制    D. 建立郡国教育体系

 

查看答案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

B.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

D. 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查看答案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A. 百家争鸣的结束    B. 思想兼容的走向

C. 国家统一的实现    D. 各种学派的诘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