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观念”...

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

A. 美苏加紧争夺“中间地带”

B.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剧瓦解的根本原因

 

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确实属于美苏之间的“中间地带”,但是材料强调美苏对于不结盟运动都并不看好,因此并没有对其进行争夺,排除A。不结盟运动并非是军事政治集团,他们倡导走不结盟的道路,从实力来看也尚未达到能与美苏抗衡的地步,也无力改变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排除B。 “冷战”的瓦解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结果,不结盟运动也只是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的一极而已,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6年戴高乐在访苏期间,曾经由衷地对勃列日涅夫表示,“有你们帮助我们抵抗美国的压力,我们很高兴”。但是他发现苏联领袖趾高气扬时,便话锋一转,“当然我们也很高兴有美国来帮助我们抵抗苏联的压力”。戴高乐说这些话的背景不包括:

A. 世界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下

B. 欧洲已经开始一体化进程

C. 欧共同的成立让法国有了抵抗苏联的压力

D.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盟。从发端来看,起了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 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 法德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C. 苏联咄咄逼人的威胁

D. 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查看答案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 采取除冷战以外的一切敌对方式

B.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 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查看答案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的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之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的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 分区占领德国

B. 建立北约组织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进行核震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