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关于这部宪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明确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 规定人民政协的统战组织性质

 

C 【解析】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此,“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下来的,并非是在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故C项对宪法的表述不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故AB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两次立法高潮,1978年—1992年制定了《宪法》(1982年修订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二百多个重要法律;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用于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对上述高潮均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A. “有法可依”的法律建设方针

B. 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关于真理标淮问题”的讨论

D.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法制化

 

查看答案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查看答案

世界银行前驻华代表皮特•鲍泰利教授说,“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基于这点认识,鲍泰利断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鲍泰利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

D.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 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B. 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