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的罗马私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强大起来,这时候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但是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靠恐惧来维持的,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人都视为草芥,同时不要任何法律,君主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暴君政体也违反了人性。孟德斯鸠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君政体。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律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德斯鸠“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阐述这一办法在美国政体中的表现及影响。

 

(1)影响: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疆;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2)具体办法:三权分立。 表现:、美圈中央政府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影响t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权分立与制约,容易出现相互扯皮,影响行政效率。 【解析】(1)依据材料一“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但是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的信息从罗马法理念和法律两个角度归纳影响。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对于分权制衡的内容回答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及影响行政效率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百年近代史,不仅是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如下:1.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卅(30)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用新民主主义的方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前提条件。

——摘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

  材料四: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宣传革命。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革命很快扩展到其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社会主义政治革命在全国取得了胜利。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用革命暴力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把贫穷落后的俄国改造成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1)任选《南京条约》中的一点内容,论述其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怎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2016年7月14日,法国尼斯遭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很多无辜群众死伤。不久,德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各国对此纷纷谴责。在如今日益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中,恐怖主义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隐患。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日渐遭到挑战

B. 世界民族不对等性加剧了局部动荡

C. 冷战思维深刻影响着欧盟对外政策

D. 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查看答案

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这种历史趋势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 由美国独大逐步向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

B. 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步走向分裂和解体

C. “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等形式制衡着两极

D. 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

A. 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 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C. 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查看答案

《雅典政治》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了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

A.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

B. 陪审法庭是最民主的权力机构

C. 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D. 陪审法庭是最高行政机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