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巨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

《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巨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 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 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期间就出现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故 A 项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向西方学习还局限于器物层面,故C项错误;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因此“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抗战时期的某次战役,《解放军报》的报道:“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战斗,乔沟伏击战结束,115师也付出了伤亡600余人的代价,200多位战士长眠在晋北这块热士上。”而1973年出版的日本《滨田联队史》则称该战役是“日军名将板垣征四郎参战以来为‘皇军辉煌的战史’屡创纪录而留下的一次惨败记录的一笔。”这场战役

A. 表明中共积极开辟敌后根据地

B. 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消极抗战

C. 反映出正面战场中国共密切配合

D. 谱写了淞沪会战中最悲壮的一幕

 

查看答案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这种现象发展到顶峰便出现了(   )

A. 分封制的实行    B.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C. 行省制的普遍推广    D. 军机处的设立

 

查看答案

据记载,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因吕夷简、王曾两位宰相“论议多不合”,且相互攻击,“至交论帝前”,参知政事宋缓、蔡齐也因分别助吕夷简和王曾,四人一起被罢免。由此可知,当时

A. 多相制导致了争权激烈

B. 参知政事已拥有议政权

C. 集体领导追求和谐理政

D. 宰相的职权极其不稳定

 

查看答案

2008年2月7目的《新德意志报》载文称:“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当代中国民主的特殊性表现为

A. 是大国独有的特殊民主    B.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根基

C. 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型    D. 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三人的称呼分别属于

A.庙号、年号、谥号               B.谥号、庙号、年号

C.谥号、庙号、谥号               D.庙号、庙号、年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