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

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邦联体制的松散性

B.政治家对古代雅典民主的反思

C.多数政治领袖出身于贵族

D.政治家反对主权在民思想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当时的美国并不是邦联体制,而是联邦体制了,所以排除A;由材料“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可知,这应该是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反思,因为雅典的民主是所有雅典公民的,所以答案选B;C有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但并不是主要的原因,排除;1787年宪法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所以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月12日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东京审判)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他称,“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的,应该说是战胜国一方作出的裁决”。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猛烈批评。

——2014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二战各国伤亡情况统计总表:

 

 

 

国名

死亡

受伤

合计死伤

苏联

866.84万

3300万

4166.84万

中国

2100万

1400万

3500万

德国

800万

2000万

2800万

波兰

630万

100万

730万

日本

274.7万

400万

674.7万

南斯拉夫

170万

300万

470万

美国

40.5万

150万

190.5万

英国

37.5万

120万

157.5万

意大利

20万

50万

70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安倍晋三质疑东京审判的理由。他认为合理“裁决”应该是怎样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的合法性。简要分析60多年来,日本一直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1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一幕幕战争的场面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段历史给世人留下许多启示。

(1)除历史课堂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这段历史?

(2)图一、图二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的暴行。而今天,日本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其侵略事实。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3)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其标志是什么?试举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法西斯的一件事例。

(4)以上信息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来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在2011年9月3日发表了《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复兴力量》的社论,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六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削弱了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二战中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从整体史观来看是(  

A.美国的原子弹               B.苏联的对日宣战

C.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D.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