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光绪七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

清光绪七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 商办企业有伤社会风化

B. 政府努力规范商办企业

C. 商办企业缺乏法律保护

D. 清末已经转变政府职能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以私自设厂、有伤分化等为由取缔民族企业,反映出商办企业缺乏法律保护,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故排除B,C项正确。商办企业存在有伤风化现象是清政府取缔商办企业的借口,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清末已经转变政府职能,而是强调商办企业缺乏法律保护,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事件

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实现了自强求富目的

C. 促进了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 以建立民主制为目标

 

查看答案

在山西省,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和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两者都是明清时期商人发家后所建。对这一现象不正确的分析是

A. 从一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明清的民俗

B. 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

C.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不能说明明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妨碍了对海外市场的拓展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查看答案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已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现象是(  )

A. 租佃制经营方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B. 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C. 苏州丝织业出现许多“小户”“听大户呼织”,并且“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②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这是清政府“重本抑末”政策的结果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