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消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

有人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消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涉及到了宗教,所以考查的是欧洲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坚信因信称义,否定教会的权威,所以选择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二大定律是指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 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 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墨子     荀子     老子     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找到的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致良知

 

查看答案

“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鲁迅)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鲁迅产生这种感受的主要原因是

A.拜伦是“诗坛上的拿破仑”

B.拜伦被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C.拜伦作品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D.拜伦作品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