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D 【解析】材料“周之子孙”可以看出这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来看,周朝的宗室子弟,那些不狂妄糊涂的人,没有不成为显达的诸侯的,这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是从秦朝开始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科,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帐!”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1)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指出矛盾所在。

(2)材料二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3)材料二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的声明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

材料二(1919年)4月22日,“三巨头”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地要求中国对日本作出让步。

材料三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态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巴黎和会上是如何解决中国山东问题的?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原因。

(4)山东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由此你得出了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中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条约反映的核心思想和实质目的是

A. 反映了美国“门户开放”的主张

B. 须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C. 真正维护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

D. 不允许日本独占中国的状况延续下去

 

查看答案

在192l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经过斗争

①收回了山东主权

②使列强在名义上尊重中国主权完整

③取得了发展海军军备权

④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一战结束后,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A. 《四国条约》

B. 《五国海军条约》

C. 《国际联盟盟约》

D. 《九国公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