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表1911年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试结合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说明材料三中毛泽东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具体表现。
2011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主要理由是:
A.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B.会议开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 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 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会议认为,自北伐军攻克九江、南昌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已发生“各种危险倾向”,“其中最严重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惧而日渐向右。”……会议要求“一切群众组织和运动,尽可能地和国民党合作。”基于此种认识,中共中央认为应当
A. 继续维持与国民党的合作
B. 纠正国民党方面的错误
C. 争取国民革命领导权
D. 停止展开民众运动
判断下面关于汉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汉初继承了秦代郡县制
②统治者从“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出发,实行分封
③封国与中央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④郡国并行极大地提高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
B.太平天国集团的内部争斗削弱了向心力和故斗力
C.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
D.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