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
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 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土,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子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武王这样做主要为了
A. 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 彻底废除王位世袭制
C. 奖赏先代贵族和功臣
D. 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受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他主张
A. 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
B. 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
C. 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D. 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世计,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材料表明( )
A. 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 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
C.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 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人的私产最终确立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国共两党拜祭黄帝陵发生在( )
A.九一八事变前 B.西安事变前
C.华北事变前 D.七七事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