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礼记》载:“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齐民要术》载,古代家庭一般“有法度,三...

《礼记》载:“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齐民要术》载,古代家庭一般“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这些现象说明

A. 宗法观念维系社会秩序

B. 古代统治者以德治国

C. 礼乐是古代政治核心

D. 分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A 【解析】根据“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说明朝觐可以明确君臣关系,“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意为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可见宗法观念起着维护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德治国,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礼乐是古代政治的核心,排除C;材料与分封制无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不列颠对这一问题恰恰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

——让·巴带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

材料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坚持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十六条,“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充,不论国际联盟能否认定德国为侵略,法国都可进行干步。”……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实出无奈,非为引德东进。”

——阿贝农《和平大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对德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从国际法角度来看,《非战公约》强调了不侵犯原则,其表现不包括

A. 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 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 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一战”后,为解决凡尔赛会议没有解决的欧洲安全问题签订的条约有

①《洛迦诺公约》

②《非战公约》

③《九国公约》

④《四国条约》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非战公约》第2条: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由此看出其进步性在于

A. 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B. 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C. 成为“二战”后成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D. 消除了各国间的矛盾与冲突

 

查看答案

为什么《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A. 《非战公约》根本对列强毫无约束

B. 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C. 《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 《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