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不列颠对这一问题恰恰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
——让·巴带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
材料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坚持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十六条,“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充,不论国际联盟能否认定德国为侵略,法国都可进行干步。”……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实出无奈,非为引德东进。”
——阿贝农《和平大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对德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的主要影响。
从国际法角度来看,《非战公约》强调了不侵犯原则,其表现不包括
A. 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 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 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战”后,为解决凡尔赛会议没有解决的欧洲安全问题签订的条约有
①《洛迦诺公约》
②《非战公约》
③《九国公约》
④《四国条约》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非战公约》第2条: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由此看出其进步性在于
A. 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B. 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C. 成为“二战”后成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D. 消除了各国间的矛盾与冲突
为什么《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A. 《非战公约》根本对列强毫无约束
B. 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C. 《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 《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以下各项符合国际联盟盟约基本规定的是
①国联成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②国联会员国应实行裁军
③关于发动战争的国家,国联会员国应加以制裁
④对一战战败国的殖民地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进行统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