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不列颠对这一问题恰恰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

——让·巴带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

材料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坚持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十六条,“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充,不论国际联盟能否认定德国为侵略,法国都可进行干步。”……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实出无奈,非为引德东进。”

——阿贝农《和平大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对德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的主要影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 (1)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压制德国,主张让德国加入国联,投高其国际地位,以此牵制法国。 法国:维护《国际联盟盟约》,声明法国将制止德国侵略,继续遏制德国。 (2)影响:法国放松了对德国的制约,有利于德国东山再起,为德国日后“东进’侵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埋下了祸根;也为英国和法国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埋下了伏笔。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可知张伯伦坚决要求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可以看出他对德国受到法国的过分压制是不满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情况是为了避免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强大影响,对英国自身发展不利。因此他想通过提高德国的地位来限制法国,实现一定的制衡。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所谓的“保西不保东”其实就是绥靖政策的具体体现,法国的举措直接助长了法西斯势力日后的侵略气焰,使得波兰和斯洛伐克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也为后来埋下了祸根,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爆发的原因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国际法角度来看,《非战公约》强调了不侵犯原则,其表现不包括

A. 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 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 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一战”后,为解决凡尔赛会议没有解决的欧洲安全问题签订的条约有

①《洛迦诺公约》

②《非战公约》

③《九国公约》

④《四国条约》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非战公约》第2条: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由此看出其进步性在于

A. 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B. 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C. 成为“二战”后成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D. 消除了各国间的矛盾与冲突

 

查看答案

为什么《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A. 《非战公约》根本对列强毫无约束

B. 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C. 《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 《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查看答案

以下各项符合国际联盟盟约基本规定的是

①国联成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②国联会员国应实行裁军

③关于发动战争的国家,国联会员国应加以制裁

④对一战战败国的殖民地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进行统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