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历史变化与发展规律。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示例一:信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海上航线。 说明:古代海上商贸之路基本上集中在亚非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贸之路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 示例二:信息: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主导。 说明: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 示例三:信息: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 说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促进了巾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是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新航路开辟以来,伴随着欧洲人的是劫掠、征服、殖民。 示例四:信息:由奢侈品交换到各种物质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说明:古代海上商贸之路交换的主要是奇珍异兽及丝绸、瓷器、香料等奢侈品;新航路开辟以后,各种商品、文化、物种通过海上商贸之路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交流。 示例五:信息:由贡赐贸易转化为商品贸易。 说明:古代中国海上商贸之路以贡赐贸易为主,不重视利润;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主的商品贸易重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看文字: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二看时间:古代中国;新航路开辟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三析转型:中国仍然为封建社会,农业文明,阻碍近代化进程;欧洲为工业文明,促进近代化进程。 大图小图结合看:从线路上看,古代海上商贸之路基本上集中在亚非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贸之路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从贸易中心来看,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主导;从性质上看,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从交换产品上看,由奢侈品交换到各种物质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从贸易性质上看,由贡赐贸易转化为商品贸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材料3:17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及殖民利益而先后发生三次战争。……三次战争导致荷兰经济实力下降,英国取得海上优势

——《英荷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17世纪荷兰是如何进行殖民活动的?

(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7世纪的荷兰为什么能成为“海上第一强国”?

(3)根据材料3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鲁)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

——桓宽《盐铁论·本议》

材料三现在汉武帝再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了,把其所有权收回,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利息收入则全部归给政府,于是盐铁就变成国营与官卖。这个制度,很像近代西方德国人所首先创始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

——班固《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初年的盐铁政策及其主要影响。

(2)材料二中西汉政府的盐铁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其变化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汉武帝时期“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4)据材料四,指出汉元帝罢黜盐官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调整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

A.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 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 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 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查看答案

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查看答案

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B.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

C.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

D.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