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认为,它“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中国以大国身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了应有的政治影响力。这件事指的是
A. 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日内瓦会议以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 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120年前,清朝光绪皇帝下达《明定国是诏》曰:“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以下对其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A. 挽救了清末统治危机
B. 触动了封建制度的根本
C. 废除了腐朽科举制度
D. 加快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日前在首博举办的《天路文华一一西藏历史文化展》展示了西藏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西藏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文化交往。下列有关对西藏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体现了唐蕃和亲政策
B. 元朝设立了宣慰司机构,对西藏地区直接管辖
C. 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开始于清朝
D. 西藏在新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成立最晚
《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A. 南北方物资交流频繁
B. 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 北京水资源非常丰富
D. 元朝对外贸易十分广泛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缪作《钱氏家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治家思想。以下关于《钱氏家训》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
②体现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③注重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
④蕴含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读下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 封建生产关系开始调整
B. 封建土地私有正式确立
C. 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 郡县制在全国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