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于这句话的解...

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 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B. 执政官权力最高

C. 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D. 法律就是执政官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说明法律不受到任何人和机构的干涉,从而说明法律至上的原则,故本题选择A。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一条规定,经济活动中缔结契约,其所用的法定语言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这一条款的规定(      

A.维护了平民应有的立法权                 B.确立了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

C.提高公民的社会政治地位                 D.适应帝国境内民族间贸易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内容属于《理想国》的是

A. 实行财产公有

B. 以法律为治国之本

C. 以“中道”理论为原则

D. 实现公民政治平等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说: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他所说的灵魂内的原则是指

A.欲望          B.感觉           C.兴趣           D.知识

 

查看答案

《雅典政治》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了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

A.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

B. 陪审法庭是最民主的权力机构

C. 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D. 陪审法庭是最高行政机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章派集会

材料二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人民宪章》的六条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的事件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回答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