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

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  )

A.一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二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C 【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综合上述史实可以判断,让意大利向非洲沙漠扩张,减少其对西欧国家的威胁,正是绥靖政策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四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徽商发财致富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若易以其他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2)你认为材料二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停滞性”的结论是否切实?亚当·斯密是如何分析中国长期停滞的原因的?

(3)如果你同意上题中“停滞性”的结论,请再分析造成停滞的另外两个原因。如果不同意,请写出两点理由。

(4)根据材料三,从乾隆帝复英王的信中,能看出当时中国怎样的情形?

 

查看答案

194367日,上海某报刊登《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 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武汉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 策,这种政策

A. 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 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C. 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的改善

D. 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民族企业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因爱国运动之激昂……注重产品质量,讲究信誉,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 这一时期,该厂发展的原因有(   

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政府支持   列强放松侵略     企业经营有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