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思想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办轮船招商局

C. 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 创办福州船政局

 

B 【解析】从材料“李鸿章”“必须先求富”可以看出,李鸿章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求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样企业应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就是其中代表,故B项正确;ACD项都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地方志记载,至1897年无论通都大邑、僻壤狭瞰,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对于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土洋结合生活方式普及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素有“衣被天下”美誉的松江、太仓地区因洋布充斥市场而很快萧条。这种现象说明中国东南沿海局部地区

A. 土布市场消失

B.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 当地人崇洋媚外

D. 生产土布的原料枯竭

 

查看答案

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 商品经济    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自然经济    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查看答案

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

A. 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 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查看答案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体制的弊            B.小农经济影响了对外贸易

C.西方殖民势力的侵             D.海禁政策带来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