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呈现的是1913--1921年同中国面粉业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近代中国面粉...

下表呈现的是1913--1921年同中国面粉业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近代中国面粉业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 改变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现象    B. 改变地方经济分割的现象

C. 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D. 建立起独立的西部工业体系

 

A 【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可知,1913年——1921年中国面粉业从厂数、日生产面粉包数都体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B与材料无关;近代中国仍然是以轻工业发展为主,工业结构依然不合理,C不正确;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可能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D表述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 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

A.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B. 清政府对近代化态度保守

C. 洋务派主张创办近代工业    D. 工业发展受到列强的制约

 

查看答案

盛锡福是京华老字号企业,刘锡三创办帽厂正值民国初年,人们剪掉长辫,摘掉瓜皮小帽。刘锡三适时引进英、法、美等国的呢帽,在时帽市场一炮打响。材料表明该企业在当时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辛亥革命与社会习俗改革的推动

C. 广大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

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辛亥革命的促进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D. 国民政府的推动

 

查看答案

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进口商品前5位由棉货、棉纱、煤油、糖、烟草依次变为钢铁、机器工具、交通器材、化学产品、染料颜料。这主要反映了

A. 国内市场的扩大

B. 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商品流向的变化

D. 商业资本的发展

 

查看答案

1869年12月18日,《上海新报》报道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

A. 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

B. 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C. 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 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