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元璋对户部臣僚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

朱元璋对户部臣僚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这一理念

A.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                B.导致了崇商风气的兴盛

C.重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摒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朱元璋认为人们不应该背弃农业而从事商业,体现了重农抑商额政策,这一政策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材料观点相反;C项材料中没体现,而且历史上我国也没有重视资本的原始积累;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 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 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 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 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 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 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 州治、县治不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查看答案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