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

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A. 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 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C. 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 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其发明的杂交水稻对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C正确;ABD均与袁隆平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 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B. 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 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D.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查看答案

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

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     发展希望工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谈话

A.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 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C. 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

D. 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完成了对高等院校的大规模调整

B. 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 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

D. 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