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 “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 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我们看出:儒家学派无论是支派还是篇数,都居统治地位,这是因为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所以答案是A。秦朝采取法家思想,百家争鸣在秦朝结束,排除B;活字印刷术在宋代出现,排除C;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于隋唐,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 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 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 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 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查看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 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