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包含着危机,没有...

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包含着危机,没有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要通过武力改变这种状况,现代资本主义是新的世界太战的根源。这场演说

A. 加剧了美苏争霸

B. 扩大了对峙范围

C. 推动了冷战兴起

D. 分析了二战根源

 

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尚未形成美苏争霸格局,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斯大林的演说与扩大对峙范围无关,但推动了冷战兴起,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的敌对情绪,反映了当时世界两大社会意识形态的相互敌视,为冷战埋下了伏笔,C项正确。根据材料文字“现代资本主义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源”可知,不是对二战根源的分析,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 优胜劣汰

B. 社会契约

C. 分权制衡

D. 天赋人权

 

查看答案

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消失的足迹》,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朴,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据此可知,《消失的足迹》应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黑色幽默”

D. 魔幻现实主义

 

查看答案

1891年,正在访问日本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伊(后来的尼古拉二世)被警卫漳田三通刺伤。当时的内阁政府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判处被告死刑,但是,担任大审院长的儿岛惟谦指示具体负责审判的法官,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以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论处。最终被告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件的处理结果说明日本

A. 确立了美国式政治体制

B.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对立

C. 极端民族主义迅速抬头

D. 司法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查看答案

1061年,苏轼考取“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但是,后来他感叹道:“当年……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对于此事的下列解读,比较准确的是

A. 科举考试方式有所创新

B. “直言”需符合上级意图

C. 读书人并没有得到重用

D. 科举考试科目种类繁多

 

查看答案

下表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下表

时期

规定

曹魏

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6/10为地租。

西晋

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

北魏

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

唐代

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绢布麻。

 

 

据表可知

A. 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

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

C. 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D. 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