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 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 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 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 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手工业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A颠倒了因果关系;材料未体现农业发展受到伤害,棉花的种植是农业发展的表现,排除B;宋代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农业比北方发达,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北方为南方手工业提供原材料,而南方是通过生产加工然后到北方销售成品,这体现了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D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 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 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 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查看答案

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我国南方原来在农历六月过小年,东汉时政府安排在冬季,唐代才逐渐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日。材料中南方小年曾在农历六月的原因最可能是

A. 专制政府的强制要求

B. 南方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两熟

C. 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

D. 尽可能地减少对农时的影响

 

查看答案

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这说明

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

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

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

 

查看答案

宋代徐州冶铁业计有“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信州铅山等地铜铅矿作坊主人“常雇募集十余万人……得铜铅数千万斤”;韶州铅银锡等矿区“四方之人弃农……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从材料可以看出

A. 宋代各地手工业规模明显扩大    B. 宋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加明细

C. 宋代手工业保持世界先进地位    D. 宋代手工业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