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改制考》刊登后,张之洞十分恼怒,在《劝学篇》中予以反驳,指责康有为有菲薄名...

《孔子改制考》刊登后,张之洞十分恼怒,在《劝学篇》中予以反驳,指责康有为有菲薄名教之心,批评他“忘亲”、“忘圣”,“欲举世放恣黩乱而后快”。这反映了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旨在

A. 作学术研究,澄清孔子改制

B. 反对儒家思想,提倡民主、科学

C. “放恣黩乱”,制造清朝统治危机

D. 为维新变法服务,挽救民族危机

 

D 【解析】根据“指责康有为有菲薄名教之心”,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利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D正确,A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排除B;康有为的主要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曾言:“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其观点旨在表达

A. 振兴民权是建立国权的前提

B. 君轻民贵是国家兴旺的根本

C. 民众自治是国家发展的归宿

D. 伸张民权是民族振兴的目标

 

查看答案

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A. 新文化运动

B. 《资政新篇》的提出

C. 百日维新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人物”的北宋科学全才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自序表示:书中所记录的只是山水之间,纵情谈笑,不关系他人利益得失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沈括缺乏近代科技实验意识

B. 当时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制约

C. 北宋时期盛行做官本位思想

D. 外国学者未把握宋代科技全局

 

查看答案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史实的有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李鸿章说出了“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末清初中国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 经世致用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贵

C. 工商皆本

D. 天下为主,君为客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