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帜,却并非复古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帜,却并非复古派。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作《神曲》,声称自己的诗首先是写给群众看的,因此不能用群众看不懂的古文来写。被特拉克极力宣扬“凡人要先关怀世间的事”,薄伽丘则无情地揭露、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与败坏道德,并热情赞美了纯真爱情。法国文豪蒙太涅指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每个人创造自己的命运”。塞万提斯认为“任何作家如果离开了迫近真实的准则,或者是离开了一切创作臻于完美所必经和摹仿自然的道路,那么所有的一切就不可能达到”。

——整理自佛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等

材料二晚清道光、咸丰年间,龚自珍的诗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变革精神。同治、光绪年间,黄遵宪的诗广泛地描写了重大的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等倡言民族、民主革命,影响很大。小说是清后期最为兴盛的文学样式。粱启超特别重视“政治小说”,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对此,史学界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形成的原因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它是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第二种认为它是近代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认为它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产物。

——摘编自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西方人文主义者与晚清学者文学创作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三种看法”蕴含多种史观,请运用三种不同的史观加以解读。

 

(l)特征: 西方:肯定世俗生活,歌颂爱情;肯定人的价值,高举个性解放的旗帜;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结合。 晚清:强烈的批判现实性;充满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感情;宣扬西方思想文化。 原因: 西方: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由此引起了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取得进展。 晚清:自然经济受西方经济冲击逐渐解体,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晚清中国已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固家,民族危机下断加深,挽救危亡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2)解读:从文明史角度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本质上是两种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是西方新兴的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封建文明的碰撞。 从现代化史观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自然经济解体,近代经济发展及政治民主、法治化的诉求,是文化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的结果。 从革命史观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中国人思想上反抗外来侵略、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结果。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综合分析与理解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紧扣 “根据材料一二”“西方人文主义者与晚清学者文学创作的特征”等信息,分别从西方与晚清等两个方面,西方方面结合“凡人要先关怀世间的事”“ 热情赞美了纯真爱情”,晚晴方面可以从爱国主义,学习西方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的分析,西方可以结合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晚清方面原因可以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挽救危亡的社会主题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一方面需要结合史料分析出有效信息,另一方面需要运用准确的史观进行分析,结合史料信息可以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1950年开始,美国先后在联邦德国、摩洛哥、希腊、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以及东地中海、北太平洋航行的船只上建立大功率的转播站(船),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广播。美国此举意在

A. 重塑国际形象

B. 强化反共宣传

C. 扩大海外市场

D. 维护地区和平

 

查看答案

演讲是时代的见证。下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

演讲者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卡尔·马克思

1845年、比利时

“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1854年、美国

“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论奴隶制度》)

苏珊·安东尼

1860年、美国

“难道女人不是人吗?"(《一个女性的选举权》)

 

 

A. 理性主义    B. 自由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A. 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B. 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 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D. 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查看答案

以下为“工业产值世界份额变化表”。据此可以推知

A. 世界格局发生剧变    B. 中国制造业持续衰退    C. 世界市场已然形成    D. 文明正在碰撞与冲突

 

查看答案

《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作者认为古代雅典

A. 美德造就民主政治

B. 公民重视城邦利益

C. 民众拥有广泛权利

D. 注重杜会福利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