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丝绸之路就作为一条沟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丝绸之路就作为一条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在随后历史上的各时期发挥着无可匹敌的作用。但如此的一条延续了千年的古道,却在人类历史走进了近代文明之时,逐渐地在岁月的风尘中消逝。公元前138年张骞为实现汉武帝夹击匈奴的战略计划而出使西域,虽无功而返,但他所带回的有关西域的信息却让当时的汉武帝下定了联系西域诸国的决心。公元前119年,张骞受命再次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自此,中国的包括丝绸在内的商品开始大规模西传。……至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且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匪盗猖獗,加上其对西亚的掠夺,阻塞了东方经中亚到达欧洲的商道,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摘编自《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败》

材料二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家的行动与郑和的短暂访问不同,他们象征着承担改变该大陆政治和经济平衡的使命。他们用舰载大炮和带滑膛枪的士兵所做的正是这件事。回顾历史时,有时似乎很难理【解析】
一个像葡萄牙这样人口和资源都很有限的国家,怎么能航行如此之远并取得如此之多……这一步一经迈出,帝国的丰厚利润以及获取更多利润的愿望更加快了扩张的过程。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到达欧洲的商路被“阻塞”带来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远洋探险目的的差异,分析中西方远洋探险对各自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

 

(1)条件:西汉国力强大;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张骞通西域的促进;西汉政府开明的政策;中西交往的内在需求及各社会阶层的努力。 后果:引起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和商业危机;促使西欧国家绕过传统商路开辟了新航路。 (2)差异:郑和远航主要出于政治目的,即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西欧远洋探险主要出于经济目的,即掠夺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影响:对西欧,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损耗了国力,致使统治者“闭关锁国”,中断了中外联系,逐渐导致国家的落后。 【解析】本题考查开通丝绸之路的条件、中西方远洋探险目的的差异以及对各自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 (1)西汉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公元前119年,张骞受命再次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自此,中国的包括丝绸在内的商品开始大规模西传”,并联系所学有关史实来回答。东方到达欧洲的商路被“阻塞”带来的后果,应当联系所学,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来回答。 (2)中西方远洋探险目的的差异,应当联系所学郑和远航的目的和材料中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家的行动与郑和的短暂访问不同,他们象征着承担改变该大陆政治和经济平衡的使命”反映出的信息来回答。中西方远洋探险对各自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应当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期间,中国从美国获得的租借物资不及英国的5%、苏联的15%、法国的一半。当时美国给英、苏的租借物资,货一上船,所有权即归英、苏,而给中国的租借物资即便运到中国,控制权仍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手中。据此可知

A.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

B. 贫弱的中国仍然遭受美国的侵略

C. 这是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

D. 这不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查看答案

苏俄的一份文件中写道:“余粮的自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这一政策的贯彻

A. 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恢复发展

C. 适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新形势的需要

D. 推动了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展

 

查看答案

关于黑奴贸易转化成资本,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论断:“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这种关系是指

A. 黑奴贸易的背景

B. 黑奴贸易的利润

C. 黑奴贸易的影响

D. 黑奴贸易的结果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虽然法律专家们并不认为自然法无形中对罗马民法起了限制作用,但是他们确实把它看作人类立法应当顺从的楷模。这一基本原则是罗马的一个伟大贡献,至今仍在起作用。”这说明罗马法

A. 许多原则和制度被近代采用

B. 为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立法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D. 自然法观念对后世影响巨大

 

查看答案

白寿彝在《中国交通史》中写道:(民国政府成立后的新交通)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和风力;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和以前专为军事政治上的便利而设的交通事业不同。这实际上反映了

A. 交通之近代化及其管理之规范化

B. 交通之机械化及其组织之商业化

C. 交通之工业化及其适用之军政化

D. 交通之机械化及其受众之官僚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