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来,中英两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来,中英两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是桑争稻田,英国则是圈地运动。衣着原料生产对于食物生产的冲击,迫使两国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随着英国城市的发展,面包肉类和其他食物的需求增加,人们在圈地养羊的同时,将部分圈占土地用于谷物生产。一些富有的农场主积极推广技术革新成果,实行规模经济,以满足市场需求。桑争稻田后,中国耕作制度走向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多熟制。多熟制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只是部分地弥补了桑争稻田所致的粮食减产,而并没有消除人口增长和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相反,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多熟制的发展必将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很难普及推广。

——摘编自曾雄生《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口持续增长,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在传统田制下,农人依照惯例耕种和收获,集约型耕种等方法的推广受限,耕作效率低下。政府遂加大立法圈地的力度,并鼓励地主和农民把土地围圈起来,用以耕种,获取更高利益。英国农村中的农场主把农业视为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新的经营方式,把农场变成生产农产品的工厂。这种企业家精神减少了动员圈地的阻滞成本,小家庭式农场逐渐被大规模经营式农场取代。总之,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被称为英国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催化剂。

——摘编自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桑争稻田”与英国“圈地运动”的异同,分析导致其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圈地运动开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1)同:都与本国工商业的发展有关,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都体现衣着原料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冲击。都重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异:中国没有实现土地集中及进行规模化经营;英国导致土地集中,形成大土地所有制。中国未能引发农业技术革命及推动社会转型:英国引发了技术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的扩展,为随后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原因:中国是以一家一广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中国是村主专制,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受到制;英国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2)原因:土地价格上涨,提供了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可能性;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场经营中积累起来的企业家精神从供给方面推动圈地运动的发展。 启示:需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主导作用;农业注重规模化经营;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效率并重。 【解析】(1)第一问,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与工商业的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增加有关;据材料“衣着原料生产对于食物生产的冲击,迫使两国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得出对传统农业的冲击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异,由材料“一些富有的农场主积极推广技术革新成果,实行规模经济”可知英国圈地运动后实行了大土地所有制,规模经营,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农村,相反中国依然是小农经济,没有带来明显的技术革命等。第二问,原因,结合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经济基础,经济政策等方面加以回答。 (2)第一问,原因,据材料“英国人口持续增长,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在传统田制下,农人依照惯例耕种和收获,集约型耕种等方法的推广受限,耕作效率低下”、“这种企业家精神减少了动员圈地的阻滞成本”加以归纳概括。启示,从政府的作用,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加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要求各与会国家:奉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独立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得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可见,这次会议

A. 瓦解了美国的世界霸权

B. 有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建设

C. 推动了亚非国家间的合作

D. 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欧洲部分国家的关税率情况(单位:%)(1913年=100)。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食品

半成品

制成品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德国

125

380

95

153

190

183

法国

65.5

180

96

125

153

178

意大利

75

188

114

198

193

286

 

 

A. 各国吸取经济危机和惨痛战争的教训

B. 自由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时代潮流

C. 经济民族主义的盛行

D. 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已受到关注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恩格斯所评价的学说

A.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B. 引发了天文学革命

C. 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

D. 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陈恒认为:不同于希腊人的是,罗马人可以把公民权逐步地给予其他拉丁城市,给予整个意大利,以至于整个帝国,但希腊人做不到这点。希腊人在城邦管理上是“排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雅典民主易于导致集体暴政

B. 古希腊具有强烈的排外意识

C. 罗马崇尚秩序,维护公民权益

D. 雅典民主制存在固有的弊端

 

查看答案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一论断

A. 推动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有助于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C. 加速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 对浦东新区的开发有重要影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