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 A. 唐朝时...

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

A. 唐朝时期北方经济更为发达

B. 政府忽视北方水利兴修

C. 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D. 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

 

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材料涉及唐宋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项目的对比,而不是南北方经济的对比,排除A。唐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较多,说明政府重视北方水利兴修,排除B。从表格数据可知,唐宋时期南方水利项目不断增加,说明南方农业生产发展,故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水利技术的比较,无法推断出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这种思潮的出现

A. 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B. 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

C. 导致了国家走向分裂

D. 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查看答案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查看答案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他既是儒家文化坚定的维护者同时又是中国天主教的“基石”和传播西方科学的先驱。他复杂的身份下恰恰透视着中国的饱学之士在西学冲击下的游离与坚持。面对明末沉重的历史现实,徐光启试图通过“会通”中西哲学、宗教、科学,以期达到富国强兵,所谓“镕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实现“可以远迈百王,垂贻永世”的宏愿。他“会通”中西的第一步是从翻译开始的。入教伊始,他便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最先揭开了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序幕。1623年,徐光启上疏的《辩学书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该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徐光启对天主教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教化理论的理解,以及赋予这种理论的意义。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在文化领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向中国介绍西学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清末各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各种教科书务必合于共和国宗旨,禁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民间流行的教科书凡内容与形式具有封建性而不符合共和国宗旨者,即予改正;废止小学读经;注重小学手工科……”随后,教育部又颁布文件明确规定了小学校所需要学习的课程以及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如“第一条:小学校应该遵小学校令第一条之宗旨教育儿童,凡与国民道德相关事项无论何种科目均应注重指示,知识技能宜择生活上所必需者教授之,务令反复熟习应用自如,儿童身体宜期其发达健全,凡所教授必适合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度,对于男女诸生应注意其特性及将来生活施以适当之教育……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小学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