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方式涵盖了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身份认同方式、政治管理方式等方面。价值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信仰。精神表现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是为文明三要素”。

——据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价值》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一 论题:古代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构.论点:古代中华农耕文明主要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组成.论证:从文明的精神层面看,战国时儒家的仁礼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宋明理学强调人的道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都体现了中华文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从文明的价值层面看,西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宋明以来,理学的产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主流地位.从文明的方式来看,春秋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产生方式.秦以后确立的中央集权制适应了经济基础的需要,历代不断加以完善发展,成为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政治制度.示例二 论题: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结构 论点: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主要由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民主代议制组成.论证:从文明的精神层面看,近代西方文明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人文主义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文明的核心价值看,西方文明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把文艺复兴以来萌芽的自由平等意识推向成熟且日益深入人心.从文明的方式来看,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确立了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从而完成工业化.在自由平等观念的推动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确立并逐渐完善,成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基本政治制度. 【解析】本题按以下结构给分 (一)论题(2分)。论题须围绕“文明的结构”展开,才可得2分,如果跑题,不得分。 (二)论点(2分)。论点也就是结论。结论须说清楚文明的代表及其组成的要素(2个以上要素),才可得2分。 (1)如果论题包含了论点,可得4分。 (2)如果只有论题并没有观点,只可得2分。 (3)由于答题习惯,考生的观点往往放在行文末尾,如合符要求,同样给分。 (三)结合史料,有2-3个史实做支撑(4分)。 (四)具体论证(4分)。紧扣论题和论点,论证有逻辑,史论结合。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示例一:第一.根据材料文明的结构包含方式、价值、精神三方面,以古代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构为例,概括观点为古代中华农耕文明主要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组成。第二.围绕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关于文明的精神层面可从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关于文明的价值层面可从儒学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方面进行分析;关于文明的方式层面可从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升华总结为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组成中华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示例一:第一.根据材料文明的结构包含方式、价值、精神三方面,以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结构为例,概括观点为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主要由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民主代议制组成。第二.围绕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关于文明的精神层面可从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关于文明的价值层面可从西方文明最核心的价值--自由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关于文明的方式层面可从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升华总结为由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民主代议制组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辉煌灿烂、影响深远。 (考生还可选取古希腊罗马文明、近代中国文明、新中国文明、苏联社会主义文明等论题来进行阐述,论述结构包含方式、价值、精神三方面,答题时分别答出三方面的内容即可,注意要史论结合,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摘编自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并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中期,众多领域的学者们在发展贫困人民的事业时经常使用“帝国主义剥削”、“新殖民主义”“核心与外围”“两极分化”等术语。这些术语的出现反映了

A. 两极格局下国际形势紧张

B. 不结盟运动兴起

C. 世界经济发展分化严重

D. 冷战不利于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进行减税改革,削减个人所得税率,由原来的70%削减为50%,1986年以后进一步降到28%;企业所得税率则从46%下降到33%。此举可能会

A. 缩小美国的贫富差距

B. 扩大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C. 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D. 增加外来资金的流入量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联)领导人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即使他们赚150%的利润,我们也在所不惜。”这一讲话旨在

A. 解决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 推动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

C. 调整发展社会主义的策略

D. 与西方国家展开经济竞争

 

查看答案

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发展壮大,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表明当时的雅典

A. 民主政治利于公民思想自由

B. 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C. 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

D. 城邦制度日渐衰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