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提高教育水平成为实现抗战...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提高教育水平成为实现抗战建国的必要措施之一。随着日本侵略不断加深,西南西北边疆成为抗战的重要基地。但边疆地区当地师范学校毕业生为教师者仅十分之一,关心边疆教育的学者们主张必须优待边疆任教教师。对此,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复《边民教育大纲计划》,规定“改善边民教育之师资与待遇”,1940年,政府要求提高边远区域各级学校及民众学校教师的薪俸,尤其对国立学校教师的薪俸待遇做出详细规定;要求提供教师住房、煤水等生活必需补助,此外,政府规定从1940年开始,边疆教师按教学经历、年资等条件公费进修。抗战时期,很多政策的落实主体是各地方政府,“优待系以斟的地方之财力而定之”。不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南西北边省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量都在逐年增加。

——摘编自燕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师优待政策深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边疆教师优待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边疆教帅优待政策的影响。

 

(1)主要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与边疆战略地位的上升;边疆教育水平急需提高与边疆师资匮乏之间的尖锐矛盾;学者的大力呼吁与国民政府对教师队伍的重视。 特点:形成了提高薪金待遇、解决生活困难与补助考察进修“三位一体”的配套体系;偏向国立学校教师; (2)影响:积极:为解决边疆师资匮乏问题起到一定作用,促进了边疆教育的发展;对于全民族抗战的胜利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局限:但优待政策出台时间较晚,难以保证真正落实;优待政策靠地方财力实施,边疆教师待遇优待难以全面落实 【解析】第(1)问,“主要原因”,由材料信息“随着日本侵略不断加深,西南西北边疆成为抗战的重要基地。但边疆地区当地师范学校毕业生为教师者仅十分之一,关心边疆教育的学者们主张必须优待边疆任教教师”得出:民族危机的加深与边疆战略地位的上升;边疆教育水平急需提高与边疆师资匮乏之间的尖锐矛盾;学者的大力呼吁与国民政府对教师队伍的重视等。“特点”,由材料信息“1940年,政府要求提高边远区域各级学校及民众学校教师的薪俸,尤其对国立学校教师的薪俸待遇做出详细规定;要求提供教师住房、煤水等生活必需补助,此外,政府规定从1940年开始,边疆教师按教学经历、年资等条件公费进修”得出:形成了提高薪金待遇、解决生活困难与补助考察进修“三位一体”的配套体系;偏向国立学校教师。 第(2)问,“影响”,由材料信息“抗战时期,很多政策的落实主体是各地方政府,‘优待系以斟的地方之财力而定之’。不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南西北边省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积极方面是为解决边疆师资匮乏问题起到一定作用,促进了边疆教育的发展;对于全民族抗战的胜利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局限是但优待政策出台时间较晚,难以保证真正落实;优待政策靠地方财力实施,边疆教师待遇优待难以全面落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早期欧洲绘制中国地图简史

——据吴莉玮《欧洲近代早期地图所见欧人中国地理观》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它是指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原意是“人民的统治”。在资本主义社会,保留财产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经济制度下的民主,成为资产阶级的特权。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同资产阶级和财产对立的民主制”,即无产阶级的民主制。而资产阶级不会“把政权让给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唯一的出路就是暴力革命”,《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诞生。

——摘编自张袁夫《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创立》

材料二毛泽东特别重视工农大众的力量,认为“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形成了工农民主政权理论,民主的目标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31年苏维埃政权实行工农代表大会制。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抗日民主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毛泽东认为,“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高度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发挥积极性,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毛泽东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发展。

——摘编自张洋《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机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创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民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发展,并简要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价值。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公众在外交事务上越来越积极,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国务院一位官员不无夸张的说:“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纸,这份报纸就是《纽约时报》,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材料表明

A. 报业巨头干预政府的决策

B. 政府职能受公众制约

C. 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

D. 外交呈现多元化格局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名统计,1789年法国人均税负75克银子,而英国人均税负188克银子。法国接下来发生了大革命并进入深度动荡,而英国反而开启了工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由此可见

A. 税负高低与暴力革命爆发无关

B. 法国的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英国

C. 合理的政治制度利于社会稳定

D. 人均税负过重激化了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 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B. 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 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