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

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A. 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B. 均主张“中体西用”

C. 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D. 未能触及政治制度

 

A 【解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为挽救统治所开展的革新运动,最终均没有取得成功,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故答案为A项。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B、C项;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对政治制度有所触动,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官籍贯分布情况。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A. 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B. 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C. 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D.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查看答案

1907年,浙江巡抚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了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巡抚声名狼藉,调离浙江,后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 清末革命得到舆论支持

B. 清末时民权意识逐渐觉醒

C. 巡抚徇私枉法不得人心

D. 革命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

 

查看答案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 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B. 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C.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 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

 

查看答案

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 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 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C. 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D. 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查看答案

明朝万历年间,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C.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